院线营销

创新药真实世界研究(RWS)智能管理平台

为创新药企提供全流程真实世界研究解决方案,从智能患者筛选、ePRO数据采集、AI预警到多中心协作,提升研究效率30-50%

智能患者筛选
ePRO数据采集
AI智能预警
多中心协作
创新药真实世界研究(RWS)智能管理平台
行业痛点

创新药RWS研究面临的五大挑战

传统研究模式效率低下,数据质量难保证,我们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

患者筛选困难

痛点: 手工筛选,效率低下,周期长达数周,患者流失率高达30%
方案: 智能问卷+OCR识别+规则引擎,自动化筛选,效率提升30-50%

数据采集低效

痛点: 纸质问卷+人工录入,数据完整性低(<60%),质量难保证
方案: ePRO电子采集,实时监控,数据完整性提升至80%+

不良反应监测滞后

痛点: 依赖患者主动报告,严重不良反应发现延迟,安全性风险高
方案: AI智能预警引擎,多维度风险监测,辅助早期识别异常指标

多中心协作困难

痛点: 数据孤岛,标准不统一,中心间协作效率低,数据整合困难
方案: 统一云平台,标准化数据采集,实时同步,权限管理

疗效评估主观性强

痛点: 依赖人工判读,标准不一,疗效趋势分析困难,缺乏量化工具
方案: 数字孪生体健康评分,基于历史数据的疗效趋势分析,可视化呈现
核心功能

六大核心模块,覆盖研究全流程

从患者筛选到数据分析,一站式解决方案

智能患者筛选系统

结合智能问卷、OCR技术和规则引擎,实现自动化患者筛选,大幅提升入组效率

  • 智能问卷设计(条件跳转逻辑)
  • 基因报告OCR识别(准确率≥85%)
  • 多层规则引擎自动评估
  • 医生审核确认流程
  • 筛选效率提升30-50%

ePRO数据采集系统

患者端小程序实现电子化患者报告结局采集,支持多种随访类型,提升数据质量

  • 基线评估、密集随访、常规随访
  • 影像学随访、不良反应随访
  • 疗效评估随访等多种类型
  • 照片采集(质量检测+时间轴对比)
  • 疼痛评分、用药依从性监测
  • 数据完整性提升至80%+

AI智能预警引擎

多维度风险监测,辅助医生早期识别异常指标,及时干预处理

  • 多维度风险监测(肝功能、肌酸激酶等)
  • 智能预警分级(高危/中危/低危)
  • 微信实时推送通知
  • 预警处理追踪记录
  • 辅助早期识别能力

医生端管理系统

Web端+小程序双端管理,支持随访审核、患者档案、预警中心等全功能

  • Web端:详细数据分析与管理
  • 小程序:移动端快速审核
  • 患者电子档案管理
  • 随访记录审核与标注
  • 数据可视化统计分析

多中心协作研究

统一云平台支持多中心协作,标准化数据采集,实时数据同步与权限管理

  • 统一数据采集标准(CRF表单)
  • 中心间数据实时同步
  • 细粒度权限管理
  • 跨中心数据汇总分析
  • 统一质量控制标准

数字孪生体评分

五维健康评分模型,结合肿瘤反应、安全性、功能性等指标,量化患者健康状态

  • 肿瘤反应评分(权重30%)
  • 安全性评分(权重25%)
  • 功能性评分(权重20%)
  • 依从性评分(权重15%)
  • 生活质量评分(权重10%)
  • 基于历史数据的疗效趋势分析
AI技术

AI与大模型技术赋能

结合商用OCR、规则引擎和LLM大模型,提升研究智能化水平

医疗报告OCR识别

基于阿里云/腾讯云商用OCR API,自动识别基因检测报告、影像报告等医疗文档

准确率 85-92%

LLM病历文本结构化

使用GPT-4/Claude/Qwen等大模型,将自由文本病历自动结构化为标准化数据字段

准确率 85-92%

智能报告生成

基于LLM自动生成随访报告、病情小结、疗效分析报告等医疗文档

质量 85-90%

RAG智能问答助手

结合检索增强生成(RAG)技术,提供药物知识、研究方案、临床指南的智能问答

响应速度 <3秒

规则引擎预警

基于临床规则的智能预警系统,多维度监测异常指标,辅助早期风险识别

实时监测

数据趋势分析

基于历史数据进行疗效趋势分析,可视化呈现患者健康变化轨迹

可视化呈现
适用场景

广泛适用于多种创新药研究

支持肿瘤、罕见病、慢病等多个领域的真实世界研究

肿瘤创新药研究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ADC药物
  • EGFR/ALK/ROS1抑制剂疗效监测
  • 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 HER2-ADC抗体偶联药物
  • RECIST 1.1肿瘤反应评估
  • 影像学随访与进展监测

罕见病药物研究

孤儿药 基因治疗 酶替代疗法
  • NF1-PN(神经纤维瘤病)研究
  • SMA(脊髓性肌萎缩症)治疗监测
  • 戈谢病、法布雷病等溶酶体贮积症
  • 基因检测报告OCR识别
  • 长期用药依从性监测

慢性病创新药

糖尿病 心血管 神经系统
  • GLP-1受体激动剂疗效评估
  • SGLT-2抑制剂安全性监测
  • 抗凝药物出血风险监测
  • 帕金森病药物运动功能评估
  • 长期用药依从性与生活质量追踪

儿科创新药研究

儿童肿瘤 生长发育 罕见病
  •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治疗
  • 生长激素缺乏症治疗监测
  • 家长端ePRO数据采集
  • 成长照片时间轴对比
成功案例

真实案例验证,值得信赖

已服务多家药企和医疗机构开展真实世界研究

肿瘤靶向药

某EGFR抑制剂三代药物RWS研究

针对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开展为期12个月的真实世界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35% 筛选效率提升
82% 随访完成率
数据说明: 该项目实际运行数据,具体效果因研究设计、疾病特点等因素而异
洽谈中 罕见病药物

NF1-PN患儿MEK抑制剂研究(规划中)

针对神经纤维瘤病I型伴丛状神经纤维瘤患儿,开展芦沃美替尼药物真实世界研究,探索罕见病创新药物临床价值

研究方案: 本项目为罕见病领域RWS研究示范案例,采用平台核心功能支持患者招募、随访管理、疗效评估等全流程研究。具体实施方案可根据药企和医疗机构需求定制化调整,欢迎合作咨询。
慢病创新药

GLP-1受体激动剂多中心研究

覆盖5家医院,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为期18个月的疗效与安全性真实世界研究

5中心 协作研究
78% 长期随访率
数据说明: 该项目实际运行数据,多中心研究数据同步效率显著提升
技术架构

安全可靠的技术架构

企业级架构设计,确保数据安全与系统稳定

应用层

患者端小程序 医生端小程序 医生端Web系统 管理端后台

业务服务层

患者管理服务 随访数据服务 预警引擎服务 统计分析服务 多中心协作服务

AI能力层

OCR识别引擎 LLM文本结构化 规则预警引擎 数据趋势分析 RAG问答系统

数据层

关系型数据库 文档数据库 对象存储 缓存服务

基础设施层

容器化部署 负载均衡 监控告警 日志分析 备份恢复

数据安全

传输加密(TLS 1.3)、存储加密(AES-256)、访问控制(RBAC)、敏感数据脱敏

合规认证

符合《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支持三级等保,医疗数据合规管理

高可用性

分布式架构,多地域容灾备份,系统可用性≥99.9%,数据备份保留30天

效果对比

传统模式 vs 智能化平台

量化对比,效果显著

指标维度 传统模式 智能化平台 提升幅度
患者筛选效率 手工筛选,周期较长 智能筛选,效率提升30-50% +30-50%
数据完整性 纸质问卷,约60%完整性 ePRO采集,80%+完整性 +20%+
报告识别准确率 人工录入,易出错 OCR自动识别,85-92%准确率 显著提升
不良反应响应 被动等待患者报告 AI主动预警,辅助早期识别 实时监测
多中心协作 数据孤岛,协作困难 统一平台,实时同步 显著改善
数据分析效率 手工统计,周期长 实时可视化,一键导出 效率大幅提升
常见问题

您可能关心的问题

快速了解平台核心功能与实施细节

平台是否支持多种疾病领域的RWS研究?
是的,我们的平台采用模块化设计,支持肿瘤、罕见病、慢性病、儿科等多个领域的创新药物真实世界研究。系统提供可配置的随访类型、评估量表和数据采集表单,可根据具体研究需求灵活调整。
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如何保障?
我们采用企业级安全架构:传输层TLS 1.3加密,存储层AES-256加密,基于RBAC的细粒度权限控制,敏感数据脱敏处理,符合《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要求,支持三级等保认证,确保医疗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
系统部署方式有哪些选择?
我们提供三种部署方式:(1)公有云SaaS版:快速上线,按需付费;(2)私有云部署:数据完全自主可控,适合大型药企;(3)混合云部署:兼顾灵活性与安全性。支持Docker/Kubernetes容器化部署,可根据客户IT基础设施灵活选择。
是否支持与医院HIS系统对接?
支持。我们提供标准HL7/FHIR接口,可与主流HIS系统(如东软、卫宁、创业慧康等)对接,实现患者基本信息、检验检查数据的自动同步。对于暂不具备对接条件的场景,也支持医生手动录入,确保数据质量。
平台支持多中心协作研究吗?
完全支持。我们的平台天然为多中心研究设计,提供统一的数据采集标准(CRF表单),支持中心间数据实时同步,细粒度权限管理(中心管理员、研究者等角色),跨中心数据汇总分析,统一质量控制,已服务多个多中心RWS项目。
使用大模型(LLM)会产生多少额外成本?
LLM应用主要用于病历文本结构化、报告生成、智能问答等场景,成本相对可控。以病历结构化为例,单次调用成本约¥0.01-0.05(使用GPT-4/Claude/Qwen-Max),相比人工录入可节省90%+人力成本。我们提供灵活的AI能力组合方案,客户可根据预算选择部分或全部AI功能。
项目实施周期和成本如何?
标准实施周期为8-12周,包括需求调研、系统配置、数据迁移、培训上线等环节。成本根据研究规模、功能模块、部署方式等因素而定。我们提供MVP快速验证方案(6-8周)和完整版方案(12-18周),可根据项目预算灵活选择。具体报价请联系我们的商务团队。